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因此除了最开始百姓们躁动了一下之外,后面倒是都很安分的。

    所以这时候如果有一大家子人想要偷偷摸摸的离开,这看着其实挺有问题的。

    但也因为他们人数众多,因此底下的士卒们并不敢自己轻易处置了,这才报给了曹旭知道。

    曹旭想了想让人把抓到的人带过来。

    然而带过来之后,不管是曹旭还是郭嘉,都无语了。

    这还真是一大家子人啊。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还挺齐全。

    这时候有领头的一个年轻男子走上前来说道:“司马防拜见曹将军。”

    然后他又给曹旭介绍了自己家里的人。

    长子司马朗次子司马懿三子司马孚什么的,总之是一大堆人。

    曹旭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终于恍然大悟:“司马先生你早年是不是做过京兆尹来着?”

    听到这话司马防也有些惊讶“将军居然知道我?”

    曹旭点头道:“我早年就是在洛阳长大,父亲历任司隶校尉和大司农大鸿胪等职,要说起来,对洛阳的地方长官还是很熟悉的。”

    就像你可能不知道隔壁市的市长是谁,但你肯定很清楚自己本地的市长叫啥名,尤其是,如果你爹也是个当官的,那你想不清楚都难。

    曹旭在洛阳十几年,算起来期间也换过不止一次的京兆尹,因此曹旭也不是每个人都认识,但司马防有贤明,当年也是被人夸赞过的,这才让她有些印象。

    当年的曹嵩似乎还夸过他年轻有为?

    听到这话司马防松了口气:“既然如此,还请将军明鉴,我等绝非细作。”

    曹旭看了一圈发现眼前这规模应该是司马防的一家老小,尤其是之前的介绍,那一群最大不过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其实是他的儿子。

    曹旭刚要打赢,郭嘉就开口说道:“还请先生恕罪,但正因为先生做过京兆尹,我反倒是不敢相信先生真的与此毫无关系了。”

    正因为当过官,正因为有才干,因此这种人才更有可能是细作啊。

    否则普通百姓,就算想干点啥,但其实本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听到郭嘉这话,曹旭于是也问道:“我之前听士卒说,你们一家人的举止有些不同寻常?”

    司马防并不为郭嘉的话生气,他依旧表现的很平稳,这时候对曹旭的问题就回答道:“或许是我家人的某些举动让人误会了,这一点还请将军能够体谅我。”

    说到这个,司马防也是苦笑一声:“如今的世道不太平,当年董卓之乱的时候我正在洛阳,也是看出了大乱将至,因此让长子带着家人先行返回家乡,想要以此避难,却是差点没有走成。”

    听到这话曹旭问道:“可我记得,你不是南方人吧?”

    好好的怎么跑到庐江来啦?

    司马防说道:“看来将军对我是真的有些印象呢,确实,我是冀州人,但将军也知道,董卓之乱起来后,北方到处是刀兵之事,我就算回到冀州老家,又有多少安稳日子可以过呢?更何况当时北方势力强大,因此我并不敢回到家乡,怕再惹上祸事,这才带着家人辗转来到庐江隐居,这些年倒也过了些安稳日子,但眼看着如今袁绍占据冀州,冀州已稳,而南方却又有兵事,因此我便想着,不若趁此机会返回冀州去,只是我家人小心惯了,更何况如今将军与袁术交战,他们心中也是惧怕,不由得过分小心了,这才显得举止有些诡异。”

    这一番解释就非常详实了,曹旭去看郭嘉:“奉孝以为呢?”

    郭嘉之前就一直看着司马防,现在他的视线又一个一个的扫过司马防的儿子们,然后他对曹旭说道:“将军,这人恐怕是不能放的。”

    他这话刚一说出来,就算是之前一直表现的很沉稳的司马防也不由的神色微变,他直接问道:“这是为何?我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我与家人并非袁术细作,而曹将军与袁术的事情,也与我们无关,我们不过是想要返回老家躲避战乱而已。”

    郭嘉微笑:“所以我才说,你们不能走啊。”

    他这话说的司马防身后的年轻人忍不住了,当即站出来说道:“大人这话好没道理,既然我等不是细作,为何不放我们离开?曹将军治军甚严,这些日子对百姓们秋毫无犯,我原本以为青州的兵马当是讲道理的才对,如何又明知我们无辜还一定要强加扣留?将军如此做,别人要怎么说呢?这事一旦传扬出去,将军这些日子苦心经营起来的名望恐怕就要毁于一旦。”

    他这话说的好像他很为曹旭考虑似的。

    曹旭想起来这年轻人之前司马防介绍的时候说起,正是他的次子,叫司马懿的。

    这时候曹旭还未开口回答这个问题,郭嘉就先代替她说了:“司马懿对吧?”

    见司马懿点头,郭嘉继续说道:“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说的很对。”

    “那为什么……”

    “可正因为你说的很对,所以我才不愿意放你们走呀,”郭嘉弯起眼睛,笑的特别可爱的样子:“我看上你了。”

    司马懿:“……”

    这人怎么能这么不要脸!

    眼看着司马懿面色不好的退回司马防身后,郭嘉简直憋不住要笑出来了。

    能够说出那样的一番话,显然司马懿虽然年轻,但也是个值得关注的年轻人了。

    他聪慧,且懂的随机应变。

    最重要的是,即便年轻,但从他跟着司马防进来的时候算起,司马懿一直都很镇定,半点没有露出害怕的神色来。

    即便他最后还是没忍住说出了那样一番话,可看他话中意思,也能发现他会站出来仅仅是因为年轻冲动而已,总体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很有主张的。

    司马懿看起来甚至还不满二十岁。

    这样的年纪,年轻冲动才是正常的。

    郭嘉心说这司马懿虽然聪慧,但到底还是太年轻,这表现的就有些稚嫩了。

    但这绝壁是个可造之材。

    并且不仅仅是司马懿,司马防本人看起来也是很不错的,再加上他的儿子们,除了司马朗司马懿这样年纪已经大了一些的,还有看起来年纪小小是个实实在在的孩子的,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无一人露出害怕的样子来。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派淡定从容举止有礼的样子。

    所以说,这一家子必须留下呀!

    如果司马防一家表现的怯懦无能一点,那么事情说清楚之后,郭嘉对他们压根就没什么兴趣,可能直接就让人给放走了。

    但现在么……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发光的金子,多数是要被人捡走的。

    郭嘉怎么可能放着不捡留着便宜别人?

    而且听司马防话里的意思,他是想要带着家人返回冀州的。

    现在的冀州是袁绍的地盘好吗?

    这有便宜放着不管,最后跑到袁绍的地盘便宜了袁绍?

    郭嘉心说他还没那么傻。

    于是他对着司马防露出了自认为非常亲切友善但要曹旭说是怎么看都像是人贩子一样的笑容来。

    郭嘉对司马防道:“先生家里的孩子们还在读书的年纪吗?”

    这一点是明摆着的事情,司马防当然点头承认了。

    然后郭嘉就笑的更加亲切了。

    旁友,你听说过考试……啊不,是青州学馆吗?

    司马防:“……”

    总觉得眼前这个文弱青年看起来不安好心!

    而等司马防一家面对强权只能无奈点头之后,郭嘉很开心的让他们回家歇着去了。

    就别想着去啥冀州啦!

    然后曹旭对他说出了司马防只敢心里想想却没好意思说出来的话。

    “奉孝,我怎么觉得你没安好心?”

    郭嘉:“……”

    你还有脸说!他这是为了谁啊!

    不过……好吧,某种程度而言,他确实……没安好心_(:3ゝ∠)_

    郭嘉对曹旭说道:“将军不觉得司马一家都是可造之材吗?”

    曹旭想了想也点头:“看起来是挺不错的。”

    郭嘉于是就满意了:“所以说嘛,这么好的人才,放在袁绍那里多浪费啊,不如去青州学馆考试嘛,尤其是那个叫司马懿的,他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以后得多关注一下。”

    总结来说就是……

    “这可是一群聪明人呢,我觉得伯瑾先生会高兴的。”

    曹旭想了想摇头:“这个说不好,毕竟再怎么聪明,但他并没有学过青州的课程呀,我记得好多人刚来青州的时候都不适应,就连我小师叔都挂科的。”

    她说完这话,还不等郭嘉有什么表示,吕布就兴奋起来了。

    “哎!对呀!他们去了肯定不适应!”

    曹旭看他一眼:“人家不适应,你干什么这么兴奋?”

    吕布嘿嘿一笑:“难得有机会可以看一大家子聪明人一起挂科呢。”

    曹旭:“……”

    敢情你就是见不得人家好是吧?

    这一刻,曹旭深刻的感受到了吕布对于挂科的怨念。

    而这事说起来的另一个重点人物纪衡,此时依旧留在荆州,不过比起操心黄承彦那一家子,最近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

    司马徽。

    说起来,因为听说司马徽和黄承彦是好友,纪衡原本想要打好关系之后说不定能从司马徽这里听到一些黄承彦家里的事情。

    可在他想办法打听黄承彦的事情之前,他就先一步的被教育事业转移了注意力。

    要说起来也是荆州名士,尤其是他很得到刘表的赏识,刘表多次邀请他做官,只是司马徽无心仕途这才拒绝了刘表。

    但司马徽和庞德公一样,虽然自己不出仕,但平日里也教学生。

    纪衡想着后世的卧龙凤雏好像都跟他们有点关系。

    再加上人家也有自己的书院,因此聊天的时候自然也就说到了教育问题。

    纪衡对这个问题是很关注的。

    他本人虽然有着后世的见识,但谁都知道,也许现代的东西更加先进,但其实它本身却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下社会的情况。

    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并不能完全照搬的。

    但和司马徽聊起这些事情,司马徽说的很多话就给了纪衡灵感,很多问题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纪衡心中还有一重更加重要的想法。

    他想搞科举。

    但这事情太大,他轻易是不敢说出来的,就算是对着曹操曹旭,纪衡也不敢随便说出来。

    反正有人说,隋朝之所以会亡,其实和搞科举也有关系。

    这虽然是甩锅的话,但纪衡并不否认这话其实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因为科举牵扯到的人和事太多了,真的会造成各阶层的动荡不稳,因此隋朝亡了,科举或许不是直接原因,但肯定也是间接原因之一。

    这不是一件坏事,但做起来真的需要小心。

    就像是把头像印在人民币上的那位老前辈说的唐宗宋祖中的唐太宗,在科举的事情上也是不敢一次性就动什么大手脚的,很多事情还是得慢慢来。

    唐朝啊,那已经是好几百年以后了好吗!

    到了那个时候那位唐太宗都得慎重小心,纪衡他敢不慎重么?

    因此很多话纪衡是不敢随便说的。

    但这时候他拿一些模糊的话语表达了大致的想法来试探司马徽的态度,几天的交流过后,纪衡觉得在这事上,司马徽的意见比曹操的都要靠谱。

    果然,司马徽一听他的想法就给他否决了。

    “事情倒不是说不好,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刘表尚且要依靠世家大族掌握荆州,假使这样的事情发生,你以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谁都知道,这年头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是靠推举的,这就造成了,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祖辈为官的,只要不是中途完蛋了,基本世代都能做官,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哪怕是做个县令,那都是惊天的大事了。

    就像当年的纪衡家,他们家若有孩子年纪轻轻就做了县令,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可对于曹家来说,看看曹操就知道了,人家压根不把县令当回事。

    纪衡他们家到底在谯县还算是个有点底子的人家,那么寒门士子又甚至普通百姓又如何呢?

    科举制度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直入心肺的一刀,一旦做了,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其他不提,就算是现在的青州。

    想想荀家?

    这也是个大家族好吗!

    因此以司马徽的见识,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件好事,但他还是表达了反对,并且把话说的非常明白。

    纪衡听到这话也是苦笑一声:“算了,我也不过是一时兴起而已,这事还是不做了。”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放弃。

    纪衡想着,也许科举是不能搞了,但在学馆内部则可以给学子们普及考试制度,考试成绩好的,可以得到更好的推荐,出了学馆就当大官前途一片光明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学馆本身,纪衡想要让它更加亲民一点。

    此时的青州学馆因为奖学金等各种设置,其实已经让很多读不起书的寒门学子们可以读书了,但纪衡觉得他还可以做的更多。

    或许他这辈子都搞不出科举来,但留下点希望,纪衡觉得,以后若是有了合适的时机,后人再来做这事的时候,将会容易很多。

    至少不该有人说,搞科举是会亡国的这种话。

    然后没多久,纪衡收到了曹旭的一封书信。

    他原本并不意外,他和曹旭是经常通信的,而且一般分两封,一封信说正事,一封信就是些家常闲话了。

    反正自从有了纸,通讯都变得方便了,这也不算个大事。

    然而这次,纪衡看到曹旭的书信,直接懵逼了。

    曹旭的信上很直接的告诉他。

    奉孝给你捞了几个孩子回来呀,尤其是那个叫司马懿的,他说你一定会喜欢呢!

    ……反正,不管纪衡喜欢不喜欢,吕布是很喜欢就对了_(:3ゝ∠)_

    当然,吕布喜欢不喜欢,这跟纪衡没多大关系,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司马懿?!!!

    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郭嘉你行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